2022-02-23 16:00:00
极目新闻记者余渊
因入职未满一月,被上司告知拒绝支付工资,男子为此心怀怨恨,持水果刀连续捅刺上司胸腹等部位十数刀,致其当场死亡。近日,中国检察网公布的一则案件起诉书显示,26岁的林跃(化名)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提起公诉。
起诉书截图
据广东省揭阳市人民检察院披露,26岁的林跃是贵州省毕节市人。2020年5月15日,林跃入职河南某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次日到普宁市某住宅小区任保安。期间,林跃向保安队长被害人叶某某(化姓)提出,将于5月底辞职并要求结算工资,叶某某以林跃未做满一个月为由拒绝支付工资。
同月31日10时许,林跃事先将一把水果刀藏匿身上,约叶某某到位于该小区员工宿舍楼三楼的宿舍房商谈辞职和结算工资事宜。二人见面后,叶某某再次拒绝其要求,林跃觉得结算工资无望,遂持水果刀划向叶某某颈部,叶某某被划伤后跑离林跃的宿舍。林跃紧追叶某某来到宿舍楼二楼与三楼之间的楼梯台阶,看见叶某某摔倒趴在台阶上,林跃遂上前持水果刀连续捅刺叶某某胸腹等部位十数刀,致叶某某当场死亡。经鉴定,死者叶某某符合胸部创伤致肺动脉、心脏破裂大出血死亡。林跃离开现场过程中拨打110报警并等待抓捕。
广东省揭阳市人民检察院认为,林跃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致一人死亡,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充分,其行为已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应当以故意杀人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林跃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属于自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提起公诉,依法判处。
据了解,本案由普宁市公安局侦查终结,以林跃涉嫌故意杀人罪,于2020年8月10日向普宁市人民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普宁市人民检察院于2020年8月21日转至广东省揭阳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推荐阅读:
员工讨要8千工资老板用1角硬币支付一数只有3500元
丧假回来后老板一直推脱不给结算工资,经多次讨要,老板竟用数万枚一角硬币结算,员工数到午夜发现只有3500元,根本不够8000元。
最后经警方介入,老板用微信转账的方式支付了工资。
9月2日,这段数硬币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有律师认为,老板此举虽不违法,但很不道德。
老板用数万枚一角硬币发工资
据潇湘晨报,河北沧州的李先生在一家养殖场打工,近日他请假回老家,回来后找老板讨要工资,却等来了8万枚一毛钱硬币。
图片来源:河南民生频道大参考视频截图
视频画面显示,有两名女子正将硬币从塑料袋里倒出,一毛硬币在地上堆成小山。李先生说:“老板发工资,给我们发了8000块钱的硬币,然后让我们自己数。”
评论区多数网友认为此举不妥。有网友表示“这个老板太损了”,还有的质疑“这属于犯法的吧?”,也有网友支招“直接存银行,让银行数,少了找老板”,还有人认为“不要计较那么多”,“没毛病啊,这难道不是人民币?”
而据河南电视台《大参考》栏目报道,李先生和妻子在河北沧州一养猪场工作,场里平常只有两三个人上班,工资一般是由老板用微信转账的方式发的。
此前,他因老家有老人去世,他和妻子在征得老板同意后,回老家奔丧。但他从老家回来后,老板却以他们耽误生产为由,就一直推脱不给发工资。
多次讨要后,老板答应李先生,向他支付8000元的工资,但却发生了令他十分震惊的事情。9月2日,老板从车上抬下来好几袋1角钱的硬币,并称这有8000元钱。李先生称,因为拒收人民币是犯法的,他没敢拒收。
当天,李先生和妻子从下午5点半开始数,一直数到了午夜12点,但这些硬币只有3.5万枚,也就是3500元。
最后,在派出所民警的协调下,老板才以微信转账的方式给李先生转了8000块钱。
律师:不违法,但不道德
针对该事件,一位金融界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尚未有明确规定,工资必须要以什么形式发放。而且按照国家规定,硬币属于法定流通货币,不能拒收。
同时,老板有义务证明他给的这么多硬币,是对应的金额。“如果他不证明是这个金额的话,那么其实他这个员工也可以拒绝收取,或者直接说这个金额不对,要求老板当面点清。”该业内人士称。
湖南睿邦律师事务所执行主任刘明表示,如果该事件属实,“只能说不违法,但是我觉得这种做法不是很道德。”刘明律师说,无论是一毛,还是一元、一百元,都是被认可的货币,单位履行了发放工资的义务。此前有类似情况出现时,个别法院对发放硬币的单位给予了罚款处罚,但引起广泛的争议。“我个人觉得这种处罚有待商榷。”
湖北今天律师事务所朱虹律师表示,老板拿硬币支付工资,并不能说他违反了法律。但根据国务院发布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开户单位支付给个人的款项,使用现金支付的限额只有1000元,超出1000元的部分,又不想通过银行转账来支付的,应当用支票、本票支付。该老板违反了《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可向开户银行举报。
此外,湖北好律律师事务所陈亮律师表示,该单位使用数万枚硬币全额发放工资,该行为明显增加了劳动者的清点、运输、使用该款项的成本,可以认定为不适当履约,也会对该单位在职员工稳定和后期人员招聘产生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