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投无路的平顶山少年,在替谁承受代价?

2021-12-18 11:57:27

江南君悦喜府 http://www.azfgw.com/xinfang/181.html

(图片来源:pixabay)

平顶山男孩刘玉琨今年刚刚15岁,却已经承受了太多的磨难:2017年,他的父亲在拒签拆迁协议之后遭到一伙人殴打,此后郁郁寡欢、身患疾病,爷爷奶奶也受到刺激瘫痪在床。少年被迫辍学,一家人寄居在姑姑家中,等待开发商按协议交付还建房。没承想四年过去,还建房项目烂尾,开发商撕毁合同。父亲在经历种种变故后,于今年11月去世……

12月10日,刘玉琨上网求助,在视频中边流泪边讲述遭遇,见者伤心闻者落泪。

少年父亲遭到拆迁人员殴打、恐吓确有其事。2018年,当地媒体还报道了这起案件的审判结果,六个被告人因寻衅滋事罪被判处八年至五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刘家也拿到了一些赔偿。但可惜的是,打人者早已被严惩的事实,似乎是整件事里唯一的安慰。

昨天,平顶山湛河区终于发布了正式的情况说明,前因后果讲得比较清楚,且表示刘爷爷刘奶奶已经得到了妥善安置,开发企业已经破产重组,湛河区将依法加快这一进程,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但从舆论的反馈看,不少人对这份官方回应不以为然,甚至有网友用“听君一席话,如听一席话”加以讽刺。

话说得刺耳,但怪不得网友刻薄,当地的危机公关水平的确堪忧。这一份情况说明,怎么看都有“甩锅”的嫌疑:只说开发商资金链断裂、未能如期交房,避而不谈当初的拆迁补偿协议中,若开发商违约,要无条件赔付160万元违约金,而这份协议的担保方,是平顶山市湛河区北渡街道办事处莲花盆村村委会;特意说明刘某一家在当地有三处房屋,签订安置补偿协议后拆除的只是其中一处,但事后刘玉琨的姑姑解释,另两处房屋都是姑姑们婚后自己盖的,目前刘玉琨和爷爷奶奶没有住房;特别强调刘玉琨一家四口曾搬到项目售楼处居住,多方沟通后仍不同意搬离,而对此刘玉琨“回敬”,当时他拉着瘫痪的爷爷奶奶去街道办寻求帮助,结果得到的回复是让他们去售楼处找开发商……

怎么说呢,局面有点尴尬。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湛河区看起来在传达两层意思:不履约是“不可抗力”,刘家人不“体面”。熟悉团结湖参考(ID:Talkpar)的读者都清楚,我们从来不主张苛责地方政府,但这种处处精准踩中槽点的回应,咱还能说什么呢?

推诿的姿态实在让人大跌眼境,但你要说当地毫无不作为,好像又有点不公平。比如开发商撕毁协议之后,街道办也曾经多次调解,但都以失败告终。再比如,平顶山市曾经出手挽救烂尾项目,因为市房产部门批准退回保证金支援,该项目曾于2020年6月复工,但不到一年的时间,资金链再次断裂,一直停工至今。要知道,这是一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本是政府主导下的民生工程,但在开发商面前,政府却显得十分“被动”,这才是整件事最吊诡之处。

这种“被动”的局面很有可能和当初的城中村改造实施模式有关。从已有的信息看,在北渡街道莲花盆村城中村改造项目中,开发商实际上占据了主导地位。早在2010年,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城市化及城中村研究”课题组就呼吁停止这种模式,因为它看起来是市场化运作,但实质是“以政策和公权力保证开发商获利”,本质上是“惟开发商利益为大”。而且,开发商主导型项目过于依赖企业的资金和开发能力,其风险在实践中也多有暴露。一个极端的教训是昆明2008年左右开始的“造城运动”,因开发商资金断裂而烂尾的城中村改造项目,直到今天也没有完全化解掉。

莲花盆村城中村改造中是不是涉及利益勾兑、开发商有没有“靠山”乃至是不是涉及黑恶,都是值得追问的问题。刘家人声称开发商扬言“平顶山随便告,再告十年都没有”,就很值得深究。再往深了讲,少年一家是在承受过去一段时间地方畸形发展模式的代价。本是造福百姓的民生工程,却摧毁了普通民众安稳的生活,还有比这更讽刺的吗?正因为此,风险和代价不该由普通民众承担,“兜底”是地方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基层的确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但也没有任何理由置身事外,把困境中的群众当成“麻烦”一般甩来甩去。尤其是少年一家这样挣扎在生存边缘的人们,除了政府,他们还能依靠谁呢?

(文/张静雯)

相关新闻

平顶山15岁网上求助官方发说明后男孩澄清“居住在自家另一处房屋”

近日,一名河南平顶山15岁辍学少年刘玉琨,在微博哭诉开发商恶劣行径的视频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12月17日,平顶山市湛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平顶山湛河区发布关于刘某锟网上求助的情况说明》。

说明中称:刘家自行拆除房屋后,刘某一家居住在村内自家另一处房屋内。

九派新闻记者注意到,情况说明发布后不到一小时,男孩刘玉锟再度发声,针对官方回应中的一条内容做出澄清:没有居住在村内自家另一处房屋,我们没有钱,是姑姑家的房子让我们暂住。

“您好,居住在村内自家另一处房屋,这个我想澄清:我们没有钱,一年后想着开发商就要给我们房子,所以姑姑让我们暂住,可以调查姑姑也有房屋证明。2021年4月13日,我爷爷奶奶爸爸瘫痪,我拉着他们去乡政府寻求帮助,乡政府说:你们去售楼部找开发商,我们去售楼部还是村干部们把我一家抬到了三轮车上。”

随后刘玉锟再次发文,称实际情况与官方情况说明有出入,并放出澄清证据:

“澄清内容:居住在村内自家另一处房屋。

一年后想着开发商就要给我们房子,为了省钱所以姑姑让我们暂住在她的房子里(姑姑结婚后,花的自己的钱盖的房子),我家只有被扒只有一套房屋,其余没有。二姑现在不在家,房产证明还未拍摄(姑姑结婚后,也是花的自己的钱盖的房子)希望相关部门可以现场求证!”

>>>事件回顾

据极目新闻报道,近日,一名河南平顶山15岁辍学少年刘玉琨,在微博哭诉开发商恶劣行径的视频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

视频爆料称,2017年开发商要求拆除他们家房屋,其父亲本来残疾,以压面条为生,最终拆迁协议没有谈拢,其父亲在卖面条的路上被多人暴打住院,最后迫不得已签署了协议。但开发商至今都没有履行协议。

刘玉琨曾自述家里情况:“父亲本就是残疾靠卖面条为生,谈判没有谈拢,被人威胁后殴打,被逼无奈拆迁,开发商不按照合同履行,父亲心理压力太大,每日郁郁寡欢,后重病没钱治病,离开人间,爷爷奶奶看到爸爸的情况压力太大脑溢血,两位老人都瘫痪在床爷爷现在无法正常行走奶奶奄奄一息,没钱治病.....”

据悉,其父亲生前为残疾人士,平时以卖面条为生,2017年开发商要求拆除房屋,因双方未谈拢,刘玉琨的父亲在卖面条的路上被多人暴打入院,一家人迫不得已签署了协议,协议签署后开发商却一直拒不履行,刘玉琨的父亲最后因病重无钱医治离开人世。

据红星新闻报道,刘玉琨父亲44岁,11月15日去世。2017年11月12日上午,平顶山市华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当地拆迁,父亲因不同意拆迁,在路上被殴打。次月,家中又被人打砸。2018年,家里两次与开发商签订相关合同,但开发商一直没有履行。2019年,父亲因此前被殴打,压力过大,脑溢血住院,直至上月去世。今年3月,爷爷、奶奶也都住院,全部瘫痪在床。迫于无奈,他辍学在家。

平顶山市湛河区北渡街道办事处一位工作人员称确有此事,但是没有视频中说的那么“夸张”,打人者已被判刑,赔偿了数十万。

“这个房地产公司(指平顶山市华廷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正在破产重组,里面不止他们一户,牵涉到很多户,政府一直在帮扶他们。”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刘生(即爆料少年父亲)属于债权人,现在已经产生了临时管理人,把重组方案做出来之后,还需要所有债权人投票通过。据了解,目前临时管理人已经出台了挽救方案,债权人正在进行投票,当地政府也在出面协调。

据大河网消息,12月17日,平顶山市湛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发布​《平顶山湛河区发布关于刘某锟网上求助的情况说明》。

针对刘某锟网上求助,平顶山市湛河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组织工作专班对其反映问题进行了调查,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求助人刘某锟,男,2006年5月出生,平顶山市湛河区北渡街道莲花盆村村民,与其父亲刘某刚、爷爷刘某、奶奶张某共同居住,2021年6月初中毕业。

2011年,莲花盆村城中村改造启动。2019年5月,刘某锟的爷爷刘某与开发商签订其一处房屋(刘某一家在莲花盆村有三处房屋)的拆迁安置补偿协议,约定安置面积并领取开发商给予的18万元补偿款后,自行拆除房屋。

此后,刘某一家居住在村内自家另一处房屋内。2020年5月,按相关协议约定开发商应首批交付两套住房,因企业资金链断裂、项目停滞,未能如约交房,过渡安置费正常发放。2021年4月13日,刘某、张某、刘某刚、刘某锟一家4口搬至项目售楼部居住。经村、街道、项目临时管理人多次沟通,刘某一家不同意搬离售楼部。2021年11月15日,刘某锟父亲刘某刚因病去世。

刘某锟父亲刘某刚被打一事属实。2017年11月12日,赵某生受徐某伟指使,纠集程某祥等人殴打刘某琨父亲刘某刚。经鉴定,刘某刚伤情为轻微伤。公安机关同时查明,徐某伟、赵某生、程某祥等人另有其它违法犯罪事实。2018年10月,湛河区人民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分别判处徐某伟、赵某生、程某祥等人有期徒刑8年至5年。

目前,北渡街道已将刘某夫妇妥善安置。下一步,湛河区将加快开发企业依法破产重整,有序推进莲花盆村群众后续安置工作,全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进一步做好刘某夫妇及刘某锟的帮扶、救助工作,并引导其依法维权。

平顶山市湛河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1年12月17日

上一篇:

下一篇:

Copyright© 2015-2020 商控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