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9 13:19:12
熹里话:
设计让我们的生活更便捷。创造没有标准答案,只有无穷尽的想象。
文|卷
来源|创意铺子(ID:cypuzi)
众所周知,工具设计的基本原则,就是「用起来方便」。
从发现木棍可以狩猎开始,人类就在不断地研发让生活更舒适更便利的工具。
但今天要介绍的这位雅典建筑设计师卡特琳娜(KaterinaKamprani),却偏要反其道而行。
她发明了一大堆「令人超不舒服」的用具,看过的人都无不例外地难受。
比如这只让她声名大噪的「棉拖勺」,把勺子前端做成棉拖那样的闭合状。
可爱是挺可爱的,但拿来喝汤估计得先气个半死!
还有这把「水泥做的伞」,厚实的材质不但让它遮雨防晒两不误,走在路上还能练练臂力。
又或是这部「吹寂寞的电扇」,据说只有聪明的人才能感受到它吹出来的寂静之风
看到这,估计已经有不少强迫症患者被气得满头大汗呲牙咧嘴了。
但作为一名设计师,作品又何止这么些呢?让我们继续“欣赏”卡特琳娜的其他超不舒服设计,一起来场酣畅的「不自在」吧
令人不适的无用设计
加长的茶具
谁说茶壶倒出来的一定是小水柱呢?卡特琳娜就发明了一个能倒出「瀑布」的加长茶壶。
担心溢出洒一地都是?没关系,还有搭配的加长茶杯。
浇不出的浇水壶
一个不倒立就浇不出,一倒立就立马落地满开花的浇水壶。
转念一想,不如干脆把植物种里边,也算是完成一个浇水壶的本质上的使命了。
超厚餐具套装
这个套装由叉不到东西的叉子、切不开食物的刀子和很难舀上汤汁的勺子组成。
虽然但是,当摆饰还是非常可爱滴~
只有1厘米的量尺
据说,这是一把为了便携而放弃长度的量尺。
“方便了,但也更不方便了。”
超级小蛮腰调味罐
乍一看好像没啥问题,但沙漏型的设计让罐子怎么甩都甩不出调料(幸运的人说不定可以甩出来一颗)。
非常不好拿的马克杯
这是一个只能用手反着抓住的马克杯。
正确的抓法如下,据说90%的人都猜错了。
一定会弄脏衣服的酒杯
一只如果没有足够大的嘴巴,就一定会弄脏衣服的酒杯。
但我觉得配合吸管来用的话,貌似还是个挺酷的杯子。
只是官方用法竟然是用鼻子...
躺着用的扫把
既然有躺平青年,那最适合他们用的躺平扫把也跟着来了。
从「无用」反思「有用」
卡特琳娜的这些奇葩的想法,源于在设计院上学时观察到的现象。
身边绝大部分的人都在绞尽脑汁地发明「有用」的东西,但结果往往做出一批又一批重复雷同的设计。
“遵循规则固然重要,但学会打破常规也同样重要!”
于是,她便从一双切掉头的雨靴开始,走上了「无用设计」的不归路。
一方面,卡特琳娜认为这些诙谐幽默的设计,能让人们在另一层面上开怀大笑。
另一方面,她更希望这个项目能帮助人们,留意身边所有习以为常的小物品小发明。
“难道它们本就会长这个样子,负责这种功能的吗?”
所以,卡特琳娜选取了很多日常不过的对象,破坏了它们其中一个原有的设计属性。
用这些看着荒谬的设计来告诉我们:
生活里每个不起眼的小发明,都是经过了很多考量和心思才完成的。
这样看似刻意的「无用」也在提醒着,很多被我们忽视了的、觉得无意义的设计,都倾注了设计师的巧思。
例如牙签有纹路的小端,其实可以取下来成为一个支架。
被吐槽无数遍的取票机,倾斜的感应区看似限制了一只手很麻烦,实则是为了提防使用者遗落重要证件。
另外,汽车仪表盘的油箱图标旁的小箭头,可以提醒驾车人油箱在左还是右。
如果把目光放得更广更远,我们还可以追溯到许多影响人类发展的重大发明,其实也都是从被判为「无用」开始的:
公元前3000年,有人发明了轮子,但因为当时道路还没出现,人们都嘲笑轮子除了滑稽别无用处;1875年电话问世,但没人愿意“出洋相地”对着一个装满电线的盒子讲话;1879年发明了电灯,但由于灯光微弱,必须先点亮煤油灯才能看清楚电灯,所以也遭到了嘲笑。上世纪70年代,当袁隆平首次提出杂交水稻的概念时,却招来全世界的嘲笑和讽刺。
所以说,当人们一味拿「有用」作为唯一标准进行评判时,最后显示出的并不是创造者的失败,往往只有讥笑者的浅薄。
参考资料:
1、https://www.theuncomfortable.com/
2、《Comoinutilizarobjetosdocotidiano|Arteedesign》——DWBrasil
3、《TheWorld’sMostStressfulObjects》——CultureTrip
4、《人类无用迷惑行为大赏,这些设计在中国会被“骂死”吧……》——普象工业小站
ps: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文仅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