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6 03:45:03
酷优阁 https://www.coolug.com/6728.html
旅游市场复苏提速。
7月9日下午,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2021年上半年旅游经济运行分析报告》。该院数据分析所研究员胡咏君表示,预计2021年上半年,国内游客达23.55亿人次,恢复至2019年的77%,较2020年同期增长153%。而下半年旅游形势恢复更乐观,旅游出游将达到25.9亿人次,按可比口径恢复至2019年的88%,较2020年同期增长33%。
“其中值得关注的转折点,五一劳动节游客人数恢复至疫前同期103.2%,这也意味着旅游市场迎来全面复苏战略性拐点。”胡咏君指出,综合指数CTA—TEP指数来看,市场正在步入相对景气到景气的通道,达到106.05%。
中国旅游研究院副院长唐晓云进一步解释称,指数回升至106.05%,重新进入了景气通道,同比环比分别增长37.73和21.16个百分点,这是自2020年一季度以来的重大突破。旅游经济指数是基于旅游市场面、产业面、区域面和政策面等多个方面的数据调查建模测算的结果,是对旅游经济运行整体状况的全面反映。综合指数重新回到景气区间,这也意味着旅游复苏的基本面确立。有三个基本面可以窥视这一点。
第一,旅游市场走向全面复苏。从旅游经济运行和文化消费以及体育都市旅游、自驾游等数据来看,上半年游客的消费信心有所巩固,高性价比对于旅游市场发展形成激励,旅游市场恢复加速。具体表现为假日旅游稳步回升,从春节到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人数和收入分别恢复至疫前同期75.3%和58.6%,恢复到五一的103.2%和77.0%。
假日市场的作用更加突出,对夜间旅游、乡村旅游、都市休闲形成了明显的带动作用。都市游在五月份已经恢复到疫前92%的水平。红色旅游、都市休闲、自驾游、体育旅游等热点消费持续高位运行,文化体验成为异地旅游和拉动消费的主要内容。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百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天安门广场一度登上热搜,庆祝建党一百周年大会现场布置展示时间两次延长。上半年以来,夜间文化休闲比重占比达到35.3%,已经接近2019年的平均水平。
1—5月份,自驾出游人次达到2.70亿人次,同比增长105.8%,恢复至疫前同期108.1,中远程商务旅游市场恢复首当其冲。农民市场成为旅游市场新的增量,五一节假期期间,农民出游占比达到14.3%,在整个旅游市场占比的比重稳步提升。消费下沉值得关注。同时,在新发展格局下,市场格局正在重塑,出现了国内旅游对出境旅游的明显替代,近程游对中远程游的明显替代,目的地南热北冷的特征更加突出,近程游直接拉动了都市休闲和周边出游,游客在目的地游览商业街区的比重高达89%。
第二,文化和科技赋能更加突出。专项调查显示,上半年以来,夜间文化休闲占比达到35.3%,接近2019年的平均水平。九成受访者在旅游过程中进行文化休闲活动,其中46.7%参加文化场馆,超过50%的游客打卡文艺小资目的地,44.8%的游客观看各种展览、演艺和节事活动。文化体验有效地带动了旅游消费。调研显示,超过50%的受访者文化消费支出占旅游消费10%—30%,超过35%的受访者文化支出占到旅游消费的30%—60%,文化消费占整个旅游消费支出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还有85%—93%的受访者表示,在未来还会增加文化消费频率和文化消费支出。从唐宫夜宴到水下独舞、敦煌飞天,从博物馆为游客延时到非遗进景区,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方面,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效果正在逐步彰显。
上半年以来科技赋能旅游发展的态势更加明显,智慧旅游发展进一步提速。在疫情防背景下,科技赋能旅游市场已经成为旅游发展的新的特征,通过全面实施景区限量预约、错峰等管理,智慧景区管理进一步提升,面向游客的精准服务效率进一步提高,游客的满意度更加提高。一大批基于5G、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黑科技在旅游场景复员、沉浸式体验的产品更新等等方面让游客的文化体验和旅游体验更加丰富,体验感更加好。文化和旅游企业的提质升级逐步进入数字化发展的新轨道,可以说文化和科技双赋能在进一步加速旅游业创新融合发展。
第三,融合创新态势更加明显。旅游跨界融合的亮点突出,华为、腾讯等科技企业进入文化旅游领域,文化、体育、数字经济深度融合,观影+旅游、博物馆+旅游、美食+旅游、研学+旅游受Z世代年轻人喜欢的产品受到市场青睐,包括线上演艺、沉浸式体验、在线健身等等新业态进一步崛起。
其次,并购重组更加突出,国有资本在文旅投资中的作用更加凸现,包括江苏、陕西、湖北、浙江等在内的省级文旅集团围绕着文化和旅游生态的建设和产业集群正在进行综合布局,外资品牌也加速了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包括环球影城、地中海俱乐部、默林集团等等加速对中国市场的投资。
唐晓云指出,总体来看,整个上半年应该说旅游经济全面复苏的基本态势已经确立,预计上半年国内旅游出游人数将达到23.55亿人次,恢复到2019年的77%,较2020年同期增长153%,国内旅游收入为1.95万亿元,恢复至2019年的70%,较2020年增长208%。
唐晓云判断,旅游产业将迎来大的转折点,下半年宏观环境对旅游经济发展形势整体利好,国内经济加速恢复,暑期档和中秋、国庆等假日对旅游市场恢复带来强力支撑。建党一百周年红色旅游升温,加上国内大循环的巩固,免疫屏障逐步确立,游客谨慎的心态继续消除,市场景气大概率超过上半年。
这是因为企业家的信心加速恢复。从调研的数据看,六成左右的受访者认为疫情的形势会继续向好,疫苗接种将会增加2021年旅游和消费休闲需求。三季度从居民消费的角度,三季度出游意愿达到83.6%,接近以往的水平。从对企业家的调研来看,国内市场尤其商务市场的恢复有效带动了旅游企业家信心上扬。受市场复苏带动和政策效应的集中释放激励,企业家信心和产业景气指数都在加速恢复,企业家对于下半年旅游业行业的总体发展形势保持乐观态度占比达到78%,其中旅游集团旅游景气度相对乐观。
此外中央到地方“十四五”发展规划逐步发布,各地落实“十四五”规划紧锣密鼓部署重点项目和投资计划,下半年将会迎来旅游产业发展的转折,进入新一轮投资拉动成长的阶段。革命老区建设、红色旅游和乡村背景下的乡村旅游升级、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国家级旅游休闲城市和街区、乡村旅游、文化科技等都会成为新一轮投资建设的重点领域。
因此唐晓云预计下半年国内旅游的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为25.91亿人次、2.24万亿元,分别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和76%,国际旅游市场有望根据疫情恢复启动旅行气泡。全年旅游形势较为乐观。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